生與死之間,可以表現得很輕盈,宛如一場場不須排演、即刻上場的戲,但同時也在重重道具與茫然麻木的走位裡,浮浮沉沉於不自知的深刻悲傷,只等著何時何地什麼契機戳進那道還沒有結痂的傷痕,讓痛楚汨汨流了一地。
〈父後七日〉,就是這樣的一種心情。
道士為亡者誦經,兒女侍立一旁。
四千字的散文改編成電影,更動了許多部分,例如主角家族人口簡化,配角「師公仔」戲分大增再來個「孝女白琴」,喪家、葬儀人員雙線交錯顯得很零碎,各自收尾也使得重點失焦,情感渲染力產生斷層。原著中父親死亡時間、火化牌號簽中六合彩的段落也省略了,或許是避免賭博橋段引發爭議,但也消去了家人有志一同不願想起亡者壯年早逝的心痛。電影最後的口白唸著飛機上,場景卻是候機室,意境大打折扣。撇開這些缺點不看,可以說電影走出自己的風格,演員們的表現很自然很可愛,也傳達出台灣民俗喪葬儀式中的風土人情,〈愛情恰恰〉、〈傷心酒店〉、〈空笑夢〉等等中外樂曲相得益彰,或嘻或謔或感傷,令觀眾切換笑淚之後,帶著一股親切走出戲院。
阿琴除了會哭孝,還會主持、唱歌、跳大腿舞、當樂儀隊,社交技能全滿,外向能幹,我很喜歡這個角色。
電影版增加最多的,還有父女間的回憶。我很喜歡這個部分,簡單兩件事、一句話,就乾淨地表現出爸爸對女兒的疼愛,以及不須言說的心酸。守靈某一夜,哥哥對妹妹說:「我還以為他(爸爸)什麼事都告訴妳咧。」曾有一次,在外地工作、久久才回家一趟的妹妹,來到夜市裡父兄擺攤的地方,爸爸關心女兒吃了沒,看見女兒脫下高跟鞋讓雙腳喘口氣,立刻把藍白拖鞋換給她,自己赤腳踩馬路。又有一次,女兒坐在爸爸的摩托車後座上,爸爸詢問著學業成績,聽到她今天十八歲生日,便半路停車拿出一粒得來不易的有名肉粽權充禮物,還交代她別告訴哥哥;雖然嘴上叫她不用分給爸爸,自己卻不經意露出一絲飢餓或嘴饞。吃完了,爸爸教女兒騎摩托車,上了路他坐後座輕鬆自在唱著歌,要女兒放膽騎不用怕,言外之意:爸爸會幫妳穩著,作妳的靠山。今日女兒騎著同一條路,後座只有爸爸的放大遺照背在身上,眼前的路不禁扭曲起來。對老槑來說,這段改編是最強的哭點,結尾香菸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父親身影,反而餘味不足。
有點山地味的哥哥,有時很古意,不會用言語表達失去父親的心情,只在人後默默流下男兒淚。
演爸爸的就是他。
看著電影,很自然想起這幾年經歷過的兩場親人喪禮。喪禮是回憶一個人最好的時刻,看那衰老的容顏軀殼靜靜安置在長方箱子裡,生前好的壞的,如今都隨風而去,你努力在腦海裡搜索溫馨的過往,卻默然發現回憶那麼少那麼斑駁,於是眼淚擠在淚腺末端要掉未掉,抬起頭只不忍見到長輩哀悽的面容。但無論荒誕如戲的儀式也好,莊嚴肅穆的儀式也好,總是會有一刻,突然間鼻子一酸,落下誠心的祈求:好好走,無病無痛,無苦無災。那也許是火化前喊著「速速走毋好被火燒著」,也許是靈堂上最後的叩拜告別。
還記得加護病房外,老槑和舅舅聊到病危通知好幾次讓人撲空,各種生命指數上上下下好像在玩雲霄飛車,我們玩笑著外婆真是淘氣,該打屁股。外婆精神好時,在阿茲海默症和憂鬱症的影響下,玩鬧不知輕重,舅舅的屁股難免也遭殃過。舅舅說:「我還想被她多打幾年,如果妳有辦法讓外婆醒來,要我給她打幾下都可以……」沒有人接話,現場只剩下各家家屬沉默等待的聲音。外婆走後第一個母親節,老槑和家人帶著小朋友去觀賞兒童戲劇,台上應景唱著〈媽媽的眼睛〉,老槑媽一下緊緊握住我的手,我握回去,不敢轉頭看。
喧鬧與悲傷可以交錯,這樣面對死亡,變得比較容易。悲傷不需要永久保存,請設定賞味期限,或是分次食用,避免有害身心健康。
劉梓潔〈父後七日〉原作,這裡可以看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imWang/13060966
留言列表